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,无人配送在战“疫”中得到了广泛应用,相关新闻在网上不断刷屏。“无人配送”是特殊时期的应急反应,那么疫情之后它能否成为服务领域新刚需呢?
新业态要想实现大规模应用和普及,都需要立足现实生活。当前传统物流配送的痛点已经显现:一方面,面包车、三轮车等传统配送方式带来了人力成本高、工作效率低的问题;另一方面,我国快递数量增长迅速,未来需要更多的配送力量,然而我国的劳动力人口增长却难以匹配,人工成本也在加大。
在疫情倒逼下,一些企业积极探索无人配送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多种解决方案。不过,将无人配送从疫情之下的雪中送炭转化为疫情之后的锦上添花,还需要配套政策予以支持。
一般说来,在新技术新业态诞生之初,管理部门及时介入、跟踪观测非常重要。新技术、新业态犹如新生命,既充满生机又十分脆弱,如果不能受到相应呵护和关心,很有可能稍纵即逝。因此,有必要完善相应法律法规、规章制度、行业标准,让新业态规范有序生长,避免走弯路或带来某些其他问题。同时,对于新业态,是否可提供财政补贴或税收减免,也应做一些探索。
无人配送作为科技前沿领域,是国外科技发展的一个热门领域。前不久,美国已经向谷歌颁发了首张无人机配送“驾照”。让无人配送商业化在我国尽快落地,我们需要在政策完善与法律法规更新上及时跟进,以便更好地激发企业创新活力,从而最大程度地释放发展新动能。(姜天骄)
关键词: